您还未登录!
  |公司动态 |公司介绍 |公司荣誉 |培训动态 |服务项目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公司活动 |典型客户 |客户联谊 |最新招聘 |联系我们
  税收新政 | 财税短信 |税法查询 | 中汇观点 | 实务洞察 | 双月期刊 |培训课件          
四川金点超越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财税广角
浅析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
发表时间:2004/4/22 18:24:42
据新华社纽约8月1日电美国司法当局1日以欺诈罪逮捕了世界通讯公司前首席财务官(CFO)斯科特·沙利文和审计官戴维·迈尔斯。公诉人指控沙利文和迈尔斯向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作虚假陈述和做假帐,并阴谋从事证券欺诈。公诉书说,被告从未向负责审计的公司透露过他们的会计方式。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仅是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发生了大量的财务丑闻,就连作为成熟市场典型的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也先后爆发出公司假帐丑闻。自去年底安然公司爆出假账丑闻之后,一连串的财务欺诈案不断浮出水面。除了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哈里伯顿公司、法国威旺迪环球集团先后被揪了出来,最近魏斯信贷评级公司在调查了7000家公司后发布的报告还显示,有多达1/3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虚报利润、夸张收入等捏造盈利报告的问题。今年最近、最新的一起财务丑闻问题是美国当地时间7月28日晚,奎斯特发布了一项声明,承认它在1999 至2001年3年间运用“不正当的财务手段虚报收入11.6亿美元”。此前,爱迪菲尔电信公司、环球电讯、世界通讯等3家美国主要的通讯公司也已因财务丑闻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得不申请了破产保护。

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因为涉嫌造假陷入倒闭的境界。

中国也同样存在着许多会计诚信问题。

在上市公司中,自重庆“渝钛白”被出具我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之后,各种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逐渐多了起来,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例如会计业出现的中天勤―银广夏等史无前例的践踏诚信的事例。

2002年1至4月,我国证券市场先后有银鸽投资、华神集团、内蒙宏峰、兴业房产、中科健、安塑股份等6家公司受到证交所公开谴责,还有烟台万华、禾嘉股份、天发股份、天津磁卡、唐山陶瓷等受到通报批评。

国家审计署2001年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虽然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但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赢实亏,有的虚亏实赢,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

“诚信问题”已经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及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证券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离开了信用,金融证券业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诚信的缺乏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金融证券业务的风险增加、交易成本大为增加,而交易成本的增加又极大地损害着社会资源,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诚信问题主要是职业经理人与股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导向问题,而在我国,信用状况还处于原始状态,普通信用问题尚未解决,会计信息造假等问题极大地伤害市场经济环境下诚实信用的社会基础,更会极大地动摇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

其次,会计造假使得人们不仅更加审慎地看待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对于提供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公正机构的客观公正性也提出了质疑。今年3月2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吊销了存在严重执业质量问题的中天勤等5家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执业资格,另有2家不予通过年检。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全球性公司假帐事件呢?对此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和企业这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原因。

1、市场经济下道德受到了损害。亚当﹒斯密在其名著《道德情操论》所说的那种经济人以满足别人的需求为前提来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已经被通过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所代替。市场经济道德标准的这种根本逆转,可以说是造成目前整个世界的经理阶层为谋求个人私利而千方百计造假的根本原因。

2、由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会有很大的波动,而不同管理者要获得股本融资和债券融资,就只有靠会计造假,即制造虚假的公司盈利,来吸引社会资本或获得银行贷款。

3、内部治理机构不够健全。在采用“委托-代理”的制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督成本高,所有者监督不到位以及经营者的期权激励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公司经营者采用会计作假等来谋求私利。

4、会计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多种金融工具的创新,会计准则制定和修正跟不上这种发展和变化,为会计造假留下了空隙。

5、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理想。

6、外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国家的一些政策制定和执行不严密,例如近几年为了给国企解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解困政策,包括债转股、兼并破产、银行核呆等,但国企众多,资金有限,不可能全面覆盖,国企之间为了争取政策,出现了会计信息随着政策需要而变的现象。而公司外部的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他们为获得高额的管理咨询费,经常同时承担公司的会计和审计两大服务项目,从而为会计作假留下了制度上的可能。

朱总理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挥笔写下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十六字校训,这对我们所有从事财会实际工作的同志具有振聋发聩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在落实总理“不做假帐”的指示问题上,具有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作用。

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常勋认为,解决“诚信危机”问题,还是要从源头抓起。源头何在?是上市公司不诚信。企业的“资本饥渴症”,使企业到市场就想拼命捞一把,而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是要给国有企业解困。证券市场制度的弊端造就了上市公司投身股市只为圈钱,大量的资金没有放在主营业务上,反把圈来的钱放回股市、炒作自己的股价。造假、虚报资产升值等也就随之而来。既然上市公司有“需求”,那么本来就被监管不严的会计师干脆“不做白不做”了。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曾指出,随着我国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愈发成熟、市场竞争趋向充分,诚信必将越来越好。由此看来,诚信与其说是倡导的,不如说是制度化的结果,是竞争的结果。

杜绝假帐,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解决假帐问题的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

就是通过各种宣传形式阐述财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从思想深处提高财会人员不做假帐的自觉性,改变“不做假帐做什么”的错误观念,真正树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加强对财务人员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和引导,强化其思想作风建设,改善认知标准,使“不做假帐“成为企业家和财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在实施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树立正、反二方面典型的办法强化宣传效果,借助这种立体式的示范,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

2、完善法规,强化培训。

消除“假帐”,仅靠财务人员本身难以做到,需要全社会各方努力,其中企业本身十分重要。应严格要求各类公司按<<会计法>>进行会计核算,打好制度基础,同时应根据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行为的多样化,不断制订和完善各类会计规范及会计准则,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与此同时,还需不断加强对在岗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培训的方向应是国家财经方针政策、会计法律法规以及各种会计专业的技术和方法,从而避免财务人员因自身业务水准低下而产生“假帐”的可能性。

3、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分配激励制度。

“假帐”的原因不仅要从会计部门和财务人员身上去找,更应该致力于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否认,产生假帐的一个根源就是现存的各种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手段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因此,要杜绝假帐,就要建立一整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能够综合、客观地评价企业领导人真实业绩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只重视考察结果而不重视形成结果的程序或过程的做法。还要将考核的结果与企业领导人的升迁、激励相结合。换言之,必须将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与企业负责人的奖励、考核、任命相结合,才能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诚信”原则,从源头杜绝造假行为。

4、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水平。

“假帐”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尚有相当数量的国企财会人员素质差、层次低,导致企业会计工基础薄弱,行为失范。如会计科目使用错误,随意改变帐户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混乱等等。因此要从技术手段着手改变会计信息失真,就应该尽可能细化、明确会计工作全过程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并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减少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强化信息化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水平。通过计算机科学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实时监控企业经济运行,及时发现、纠正不实会计信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在技术层面杜绝一部分假帐的出现。

5、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

现行体制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委托关系存在着实质性缺陷,难以保持客观公正性。因此, 要围绕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建设这一核心问题,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放在首位,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规范、科学、合理,真正起到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保障作用,当好“经济警察”。



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种种谈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一旦丧失或弱化了诚信意识,各种道德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目前,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人际交往相互不信任,尤其是会计行业的造假都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

在此,笔者仅就会计行业的造假所形成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和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一、会计行业的造假所形成的危害:

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风波不断,随着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造假的披露,股票市场经历了异常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全国企业因诚信不实造成损失5855亿元,产生种种恶劣社会及政治影响。

二、会计行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及社会原因:

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历代崇尚“信用为本”,然而已经弘扬了五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却近乎消失,面对遍地的“假、冒、伪、劣”,当我们追溯从前时,也许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现今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信用危机,恰恰是历史隐患的激化。

历史上维系信用体系的主要是舆论与道义。而如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对外的窗口越开越大的同时,资本主义的糟粕也混在先进技术之中进入了中国,而我们相应的抵御措施却缺少变化。道德建设的滞后让众多国人坚定的信念轻易输于败金主义与享乐主义,拥护金钱至上“真理”的人越来越多,诚信的地位越来越低。

(二)、我国会计市场发展不成熟,注册会计师丧失职业道德,承担法律风险低,不注意后续教育,执业水平低。

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行内为抢拉客户竞相压价,而压价所造成的对客户不正常的依赖感又导致更恶性的后果,即不惜迎合被审计单位的不合法要求,一起造假。久而久之,行内处于无序状态。

按照国际普遍接受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标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精神就是独立性,它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执业客观及公正的前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取客户,追求商业利益,背弃职业道德的现象不断累加,最终直接导致了诚信危机产生,注册会计师不再是信心的保证。

注册会计师在国内承担的法律风险几乎为零。风险控制机制缺少导致审计风险低。应该说,法律监管的强大作用并未完全发挥。

同时,业务水平不高是造成诚信危机的又一个原因。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士,社会地位高,广受信赖,不仅在于其公正独立,更在于其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企业本身不重视信用:

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成立与计划经济时代,曾经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在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步入市场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国企如一位花甲老人,陈旧的机制、体制及低下的资产质量使其步履艰难。长期以来国企所创造的利润全都上缴国家,自身积累低下,更新改造的能力极其不足,历史欠帐冗多。为了美化自身,假帐便应运而生。其次,国企的资产质量十分低下,各种潜亏数额惊人,如在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在建工程、存货等项目中都存在潜亏现象,资产严重不实。如将这些不实资产真实的反映在会计报表上,则企业的信用等级必会下降,银行的信贷资金就会中断,企业必将难以维继,甚至破产。最后,国企的管理部门对国企经营者的考核体系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与缺陷。这些指标往往严重脱离企业实际,而国企经营者为完成任务,顺利拿到年薪,体现业绩,经常会指挥多计收入,少摊费用从而制造虚假利润。

(四)、法律及制度不健全:

客观公正及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机制是市场维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决定性因素,那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健全呢?试作以下分析。

1、上市准入机制欠妥

我国的股票市场,长期以来实行的便是审批制与额度制的准入机制,在这种制度下,公司能否上市,从硬件上需满足一系列要求,而软件方面,还需经政府部门推荐,报经证监会审批,才能获得上市资格,而且能否最终上市还实行额度管理。可见,在中国获取一个上市资格是多么的艰难。而急需融资的恰恰是新兴产业、新生的企业,面对如此高的门槛该怎么办呢?同时对于那些已经获取上市资格的公司,经历了上市历程的艰难,当然更想稳住阵脚。在这样的情形下,包装自己企业业绩,公布财务虚假信息便是最省劲的选择了。

2、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可

我们常说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有效会影响整个企业运作的效率,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下,独立有人员、资产、财务制度、有效的监事会对企业内部舞弊的预防及检查作用明显,而当投资者获知企业内部控制严谨时,对其信息的真实程度怀疑也会降低。然而纵观我国各种经济法规,对企业是否该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却始终没有明确,这意味着内部控制可有可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信息产生阶段的失真可能。

3、对大股东权力的制衡不足

作为股份公司特殊形式的上市公司,其实质仍然是股东按所持股份份额享有权利、承担风险和责任,然而上市公司也不同于一般股份公司的,即股份是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而且持股一般也无需记名。因此一家是市公司一般拥有数以万计的中小股东,但这些股东大多持股份额微细。对他们而方言主,从法制角度,缺乏监督权力的授予机制;从自身角度,也没有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外界不予保护,自己也不懂保护,中小股东的监管作用便很难发挥,即便是股东大会也是参加的非重要因素,因此上市公司有实际管理权便落于那些掌握公司大量股份大股东。由于权力的集中,一旦处于管理层的大股东授意披露虚假信息,则无论预防、发现还是检查、控制,都会存在阻力。然而对大股东的权力制衡,我国的经济法仍然没有涉及。

4、对会计人员的保护机制未建立

正是由于缺乏制衡,大股东就可以逾越内部控制,直接授意、指使甚或强令会计人员改写会计报表、虚增业绩、粉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报表编写人员的会计人员由于身处员工的位置,很容易担心被撤职、调离岗位等打击报复,因而无法拒绝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出具虚假会计报告。然而针对这样的事件,我国的法律却姑息纵容,没有一条明确的保护会计人员正当拒绝无理要求的申诉条款,在这样的前提下,顾及眼前有会计人员自然只好就范。

三、诚信危机控制与挽救的对策

(一)、行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一套适应国际竞争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审计风险评估机制,推行注册会计师执业保险制度。

这种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的责任保险制度,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落实《注册会计师》的各项要求,真正做到按规定建立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最后,还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制度。

建立和完善所有者监督制度,避免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暗箱操作,损害所有者利益。年度审计可采取政府财政部门监督的招投标制,挑选诚信好技术高的会计师事务所,由政府财政部门委派进行审计,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的利益。甚至政府有关部门可对诚信好者实行免审制度,使会计师事务所认识到只有诚信才有效益,同时避免因审计费用的支付问题而使会计师事务所受制于经营者,从而让他们能够真实的提供审计意见。

(四)、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工作,净化会计业外部环境。

要严厉查处会计主体,特别是高层造假行为。《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许多企业玩“数字游戏”,虚报利润,优化业绩。有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加强企业内部结构的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针对高层舞弊,不论是集体行为,还是个人行为,都一律要其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决不姑息,用法律手段约束会计主体行为。



浅析“假帐”的成因及对策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决策的依据。“假帐”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假帐”丑闻,无论是“琼民源”、“红光案件”,还是“郑百文”、“银广夏事件”,虚拟交易事项、伪造购销合同、制造虚假会计记录等会计造假司空见惯。手段之恶劣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使人们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诚信以及对我国CPA(中介机构)的公信力都产生了质疑。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争论,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我国证券市场能象美国证券市场那样具有极高的约束上市公司能力,中介机构具有国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那样的职业规范和职业能力,就不可能出现“银广夏”那样事件。但近一时期,“假帐”似乎成了世界性瘟疫症,美国大公司接连不断出现的“假帐”丑闻——“双安事件”、“世界通信公司”等财务欺诈案,令全球震惊,冲击动摇了美国资本市场的信用基础,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新的思考。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光靠监管是不够的。只有建立在诚信原则基础上的,高效、透明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才能发挥作用,才是解决“假帐”的根本。

“假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置之身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制约,只要有利可图,“假帐”就难以消失。但是我们分析“假帐”产生的原因,目的是寻求有效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假帐”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一、“假帐”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我们所说的“假帐”,也就是指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成:一是“真帐假做”,即可能将小事大做,也可能大事小做,甚至将小事化了(或今年的事明年报,明年事今年报。)二是“假事真做”,就是有目的地虚拟交易,凭空捏造,无中生有。三是“真事错做”,主要是财会人员工作疏忽、马虎或不懂政策法规造成的差错。

(一) 我国公司出现的假帐有其特殊性,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体制改革不配套,也有公司内部治理失控造成的。①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原料国家供、产品国家销、价格国家定、资金国家拨,企业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就可以了。这时企业会计工作主要是“簿记”,基本上不存在“假帐”问题。改革开放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除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外,还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利润考核,国家采取利润指标与企业职工收入挂钩的考核办法即“工效挂钩”。这样对企业负责人压力是很大的,一方面如果完不成指标,可能会影响本行业或地域(城市)的整体计划的完成,要承受上级部门对其处分(调离或降职);另一方面,由于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会影响职工收入水平,人气受挫,不利于公司发展。在这双重压力下,就势必形成种种“假帐”。做“假帐”可以皆大欢喜:向上级容易交待,经营者的位子能保住;职工收入能增长;虚增的实力能获得银行资信。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体制问题:第一,由于对企业计划得安排并非按实际情况考虑,而是政府开会布置,一级压一级,层层加码下达利润指标,来考核企业及经营者,确定其工资水平。第二,企业经营者是由政府人事部门任命或党组织部门决定的。这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着眼点就不在市场,当任务难以完成时,往往通过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所在。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既有股份制企业、国有独资企业,也有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等。而这些企业由于承担的社会义务不同,如国有企业还担负着社会稳定重任(解决就业等);企业享受的国家政策不同(如企业所得税等);以及经营目标差异等,但却要在统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公司治理很不规范的条件下,难免出现类似“琼民源”、“银广夏”等造假案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从母体分离、包装上市的,存在着国有企业特有的顽疾,如公司治理落后、股权结构失衡(如一股独大等)、资产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所以,一方面上市公司面临如何取得市场的“信任”,在资本市场上继续生存下去的大问题,同时还需要应付银行日益苛刻的贷款要求,以及投资者(广大股民)过高的回报期望值。另一方面,对管理层来说,由于市场经济契约存在着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我国企业对代理人(企业管理当局)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致使管理层往往会通过会计舞弊,损害投资人来满足自身利益。于是,一些企业随意调节盈亏,掩饰不良资产,虚拟交易事项等,使假帐行为屡见不鲜,令人触目惊心。

(二)从企业的外部监督机构——会计事务所来看,出具虚假或有水分的审计报告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发育不够成熟,会计事务所改制存在先天缺陷。目前我国会计事务所大多是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改制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从法律责任上仅以出资为限,而往往一笔审计费就远远高于注册资金,使得注册会计师收益与权利极不对等,缺少审计风险责任意识。②委托关系混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大量涌出导致中介市场竟争日趋激烈。按公司治理的要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应是企业财产所有者权力,但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无法“人格化”,大量审计由企业(即经营者)来委托,收费也决定于“委托人”,造成会计事务所被企业牵制,出具含有水份的审计报告。③再者,企业利用虚假的经济业务,采取“假帐真做”的手段,并且手法越来越隐蔽,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加之审计人员、时间的局限,也使注册会计师很难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充分的意见。

(三)从会计政策面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随着我国加入WTO,会计与国际接轨,使会计业务日益复杂,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异的影响,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固有的估计和专业判断会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等也会引起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滞后性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制度原因。

(四)会计工作失误。会计工作失误是指由于会计人员在会计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方面出现了无意识的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①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②由于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出现的其它无意识的差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以上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使我国会计业陷入了巨大的诚信危机,面对假帐丛生的会计业,寻求有效的对策与出路迫在眉睫。

二、解决“假帐”危机的对策:

(一)加强道德规范,充分发挥道德意识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作用。

首先,对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思维形式和职业道德倾向进行长久的规范,促使其形成潜意识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因为在意识形态约束的氛围中,非道德意识形态所驱使的行为不仅将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和鄙视,而且有违法动机者将受自身良知的抵制。

其次,道德意识规范促成了约束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条件。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膨胀起来的获利意识,往往会利用市场中的某些缺陷和“空洞”,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诸如,社会上存在的化公为私、贪污腐败的现象;市场上令人发指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行为等等。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意识和经济伦理的教育与灌输,可以使被教育者淡化那种企图借助外部非道德规范的行为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意念,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种“责任感”。

再次,道德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理智的心态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并能抵制和化解来自外部的诱惑,最终减少会计造假等违法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加大会计违法成本和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减少假帐的发生。

会计违法成本主要包括:违法的直接成本,即实施会计违法时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心理承受的各种压力;违法的机会成本,即选择了从事这种活动,就会失去选择另一种活动的机会,诸如工作机会、提职晋级的升迁机会等;违法受惩成本,即违法行为暴露后应受到的惩罚。加大会计违法成本及惩罚力度,必然会有助于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在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的同时,加大对经理人员造假的处罚力度,降低其预期风险收益。特别对知法犯法、顶风作假的行为者,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单位负责人,都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

①组织机构控制。明确单位内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和报告关系等,坚持遵循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②授权审批控制。处理经济业务必须得到相应的授权批准,被授权人员要对授权者负责,出现问题要追究相应的连带责任。

③会计记录控制。建立会计内部岗位责任制,分工要有利于相互分离和牵制。

④资产保护控制。各项资产管理要定专人,手续要清楚,单位负责人不得直接经手各项资产收发等。

⑤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主要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完善以及内部组织机构执行的效率性。

(四)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失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借鉴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办法,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并形成制度化。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监督和检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制止会计违规、违法现象,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可以减少会计信息非故意性失真的发生。

(五)建立注册会计师就业保障机制,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以外部审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是保障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后关卡。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高效的审计监督运行机制。

①建立审计风险评估机制,推行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障制度。随着会计业日益国际化,会计服务范围扩大,业务将更复杂,导致审计风险、诉讼风险日趋加大。若参加保险,有利于降低风险。同时还有利于提高CPA的执业质量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的社会公信力。

②建立和完善所有者监督机制,避免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暗箱操作,损害所有者利益。改革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行业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做好行业内部自律监管工作,倡导诚信执业的美德。

(六)政府应加强经济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从制度层面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七)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①扩大“会计委派制”的范围,减少会计人员对本单位领导的人身依附,自觉履行监督职责,敢于抵制领导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维护国家和投资人的利益。②完善会计丛业资格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信息使用者和管理者与信息提供者博弈的结果。因此也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需要有“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的过程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我们相信市场经济愈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愈趋向充分,会计诚信必将愈来愈好!



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公元前五世纪到二世纪的古代中国,在《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等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关于诚信和道德的说法: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礼记.礼运篇》则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之说。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诚信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也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从言,从中。”又解释:“直言曰言”,就是要求真实无隐之意,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义就有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而现代更有潘序纪先生的立信会计精神:“立信,乃会计之本”“会计师之职业,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由此可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道德文化,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一、会计诚信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经济人”导向,人们的行为都受到利益的驱动,因而价值和道德评判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游戏规则”,否则经济秩序就会混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实现。而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和效率,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公正和运转良好的会计信用体系。

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资本主义的糟粕也鱼龙混水地进入了中国。许多国人愈来愈多地拥护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诚信的地位越来越低,社会经济秩序还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一些上市公司为欺骗股民和管理机构,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的有之;为骗取收入,虚增利润而合伙伪造原始凭证的有之;为集团小利益或中饱私囊,骗取或挪用国家专项资金的亦有之。从1992年的深圳原野案、长城公司非法集资案到1997年红光实业、东方锅炉和琼民源诈骗案,直至前不久的银广夏事件,财务造假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从去年的“双安”事件、凯玛特事件、环球电讯事件到上月爆发的世界通讯破产案,也引发了一连串的诚信危机。诚信正越来越成为会计领域的稀缺资源,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正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先生曾说:“信用缺失关系市场大局。”的确如此,诚信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资本市场过度投机,增加了市场的系统风险,而丧失了价格发现的功能。

2)、造成“劣市驱逐良市”后果,使优秀企业受到连累,处于无法获取市场有效资金支持的不利地位。

3)、沉重地打击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市场严重缩水,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4)、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

由此可见,会计造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

二、财务诚信危机及假帐丛生的根源

尽管每个假帐个案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特殊的背景,但会计造假行为能如此蔓延和屡禁不止,进而引发诚信危机的背后肯定有它滋生的土壤。若对假帐丛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助于杜绝假帐,营造效率优先、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我国当前产生假帐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我国现行的体制存在“假帐丛生”的动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有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官本位思想浓厚,做官是光宗耀祖的正途。政府还未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过多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越位”现象仍较严重。在改企未分、产权不明晰的状况下,资产所有者缺位,企业经营者由政府和组织任命,其政绩很大程度就体现在完成每年度上级领导对他完成各项指标的考核结果上。考核指标体系又不尽全面合理,往往只体现在当期效益指标上,而且由于考核结果直接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这种体制自然就会促使这些厂长(经理)要求财会人员对帐目和数字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造成“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

2、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计划经济下指令性计划的约束逐渐失灵,另一方面维系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而在废旧立新的过程中,就更容易有漏洞的产生。市场经济与诚信成正比,不诚信是市场经济不完善的表现。制度和法律上的漏洞,在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制度相对滞后,有法不依等问题的存在,给一些善于投机钻营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就拿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来说,对同一会计事项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必然给最终的会计信息带来许多变数,给一些别有用心者带来肥沃的可供开垦的“土壤”。

3、对会计造假处罚力度过轻,执法不严,不能起到惩戒作用

受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目前仍未从“人治”的方式转变为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执法不严,违法不深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从经济学的效益成本原则来说,会计造假的目的是想获得一定的风险收益。那么使会计造假受罚的风险增加就是防止会计造假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虽然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已经建立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执法的规范性和力度都还不到位,对造假者的处罚程度不够重,使得会计造假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付出的成本小,风险较低,而风险收益较高,于是乎,会计造假者不择手段地做假帐,并乐此不疲。

4、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受到影响,未能发挥效用

目前我国财务人员基本上由本单位领导聘任,,并决定其报酬和聘任期,因此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联,实际上已成为企业的“内部人”之一,不具备独立性,不能依法正常行使其职权。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有利益上的依附关系,但我国目前法律却没有一条是明确保护会计人员正当拒绝无理要求的申诉条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生存压力,无奈只能对不正当的行为曲意相从,甚至同流合污。而维护企业财经纪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工作职责就只能是流于形式了。

5、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过硬,会计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我国加入WTO,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务管理将由目前的以营运资金管理为主转向以投融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为核心的管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厚德”,还要“多才”,即一方面要具备相当的职业道德修养,另一方向还要学习并具备审计、金融、法律、英语、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但目前许多企业财务人员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变化,业务水平还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有些新制度新规则不了解、不熟悉,对会计核算的新原则新方法认识不全,理解不透,这样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三、综合治理,合作博弈,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

鉴于以上产生我国会计诚信危机的多种因素,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实际多方合作博弈,共同营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氛围,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1、在体制方面,加紧实行政企分开,并逐步形成职业经理制度

市场经济与诚信呈正相关关系,发生会计诚信危机是市场经济不完善,改革不到位的表现,因此必须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改企分开步伐,进一步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应逐步形成一个职业经理阶层,对其建立声誉等级,由相关机构定期对其业绩和行为进行考核,对于不良经理人及时公布,甚至将其淘汰出经理人市场,从而迫使其不再为短期利益而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堵塞漏洞

按照国际规则和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以堵塞漏洞是当务之急。要加大《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该吊销从业资格的要吊销,该给予行政处分的要处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法分子就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行为守则,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考核和奖惩,确保各项行政规章落到实处,为堵塞漏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3、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加大惩处力度

(1)加大行政性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不仅要拓宽广度,增加深度,而且要使监督规范化、制度化,避免盲目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公司内部机制的管理,试行会计委派制,对违纪违法行为要从重查处。

(2)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管体系。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性监督的中坚力量。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就必须让会计事务所与政府部门完全挂钩,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和超脱性的自律性组织,以便更好地履行其社会监督职能。另外还要特别加强证监会的监管力度,它一方面可以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虚假信息进行查证,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监督,对弄虚作假者依法查处。

(3)强化内部监督。首先应对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增强其内部审计意识,争取他们对内审工作的支持。其次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精干的内审人员,以推动内审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地进行。

4、不断强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石,基础不规范、不扎实,会计工作乃至经济工作必然失真、失误。随着经济形势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多,会计处理对象和会计处理方法也日益复杂,而且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能也由以前的报帐、编制财务报表转变为现在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进行职业判断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工作任务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能够客观、公允地处理会计事务;其次必须具备相当的业务工作水平。能熟练合理地运用各项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紧扣住影响会计人员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帮助企业财务人员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把道德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岗培训和后续教育,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新制度,研究新问题,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人员都能具备客观、公正、廉洁、敬业的良好品质,掌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各种业务知识,真正起到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无标题文档
集团邮箱 |  联系我们  |  您是第 次浏览网站
咨询热线:86527980(咨询台)
公司总机:028-86088667、86527185转802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御街18号百扬大厦3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