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和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
文号:川国税函发(1995)187号  发表时间:1995/12/1  有效性:有效
各地、市、州国家税务局(不发重庆)、省局直属分局:

  为加强出口退税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防止不法分子进行出口骗税和利用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犯罪活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建立全国范围的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和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现将建设两个系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用和工作方式

  (一)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

   用于申报出口退税的专用税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认证;正确无误者方允许给予退税。工作方式为;各地、市、州级国税局将所辖征收机关开出并已经销号的专用税票信息通过x25网络传输至国家税务总局,总局根据每张专用税票上的购方企业代码将专用税票信息传送到购方所在地的出口退税审批机关,出口退税审批机关据此对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税的专用税票进行审核认证,作为审核退税条件之一。

(二)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

  指建立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库系统,供基层国税机关(区、县级国税局)审核企业报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时使用。该数据库每月更新一次。工作方式为;各区、县国税局接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报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被盗信息后,按月集中上报到所属地、市、州国税局,地、市、州国税局再集中上报到省局,省级国税局集中后上报到国家税务总局,由总局将接收的信息装入全国丢失被盗发票数据库.系统中,并层层下传至各基层国税机关。

二、技术要点

(一)利用邮电部公用数据通信网(即:x.25分组交换网)建立总局、各省级国税局及各地、市、州级国税局之间的电子数据传输通道,初步形成全国国税系统的计算机广域骨干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及端口设备由各级国税局计算机信息中心管理。

具体技术要求为:

1、采用在本地局域网上挂接路由器(KOUTER)的方式联入邮电部公用数据通信网,以实现各级国税局局域网络间的广域互联。传输的信息均通过局域网络服务器,按不同的应用系统建立通信子目录,局域网中不同工作站上的应用系统通过服务器上的通信子月录实现远程数据通信。

2、端口接入方式:国家税务总局将原9.6KPbs专线扩弃至64Kbps的DDN专线,1996年下半年采用2048Kbps的DDN光纤专线入网,省、地、市、州级国税局一律使用9.6Kbps专线入网。

3、考虑与“金税工程”网络的衔接以及今后的发展,广域网络及本地局域网络的体系结构均采用TCP/IP。

(二)省、地、市、州级国税局的局域网络的主机安装在算机信息中心,连接出口退税和专用发票业务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共享使用数据传输通道。完成各自的数据传输任务,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使用。

局域网络的具体设计要求:

  1、局域网采用10M星型以太网,使用集线器(HUB)进行组网,配备一台8口普通集线器,传输介质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

2、服务器使用32位网卡,工作站使用16位网卡。

3、网络协议采用了TCP/IP,网络服务器(后台)采用U—NIX操作系统,工作站(前台)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

4、地、市、州级计算机信息中心配备以下广域通信设备:一部9.6Kbps调制解调器;一台具有X.25、SLIP、5类UTP以太网络接口并支持TCP/IP网络协议的中挡路由器。一台高档微机用作局域网络的服务器;一套普通微机系统作为网络及通信管理工作站。

5、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及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应各配备一大套网络工作站(包括微机及打印机)用作相应业务的处理,设备安装于业务部门。

6、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windows操作系统及TCP/IP通信软件、工作站上的普通打印机、局域网工作站网卡、8口集线器、路由器(含驱动软件)、9.6KbPs调制解调器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配备下发。

(三)在网络设备的选型及配备上要充分考虑网络的可扩展及今后与“金税工程”网络的衔接。

 三、建设进度

(一)各地X.25通信网入网联通时间必须在1996年1月15日前完成,1996年1月20日至30日国家税务总局将对各地的入网情况进行联机检查。

(二)局域网络的建设必须在12月30日前完成施工、安装、调试工作。

(三)《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和《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两套计算机软件由总局组织开发。省局在12月20日前完成地、市、州级两套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

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及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的运行管理办法,信息报送及审核制度由总局公布后执行。

各地要充分认识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和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报警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全力以赴,确保两个系统在1996年1月l日投入运行。